【价值创造实干争先】沪宁沿江高铁句容站建设纪实

2024-08-09 23:35 安博下载网址
 

  暑末秋初,万里长江滔滔东去。在江之尾、海之端,沿江而上的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在即。沿线的句容站犹如一颗美丽的白颜色的珍珠,镶嵌在长江南岸,成为一座光彩夺目的城市新地标。

  沪宁沿江高铁全长279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全线共设南京南、句容、金坛、武进、江阴、张家港、常熟、太仓8座车站。其中,集团公司承建的句容站为新建车站。

  优秀的建筑可以讲述历史,传承文化。集团公司建设团队精心策划方案,突出深化设计,引进专家咨询,先后组织多次研讨会,充分汲取长江文明养分,浸润吴韵楚风,从站房深化设计和装修方案入手,下功夫增强建筑的人文属性;期间,多次携同设计单位与地方文旅史志部门多次对接,参观句容当地博物馆、历史建筑,开展广泛研讨交流,确保地方文化元素能被深度理解、合理运用、准确表达。经广泛征求意见,最终确定句容站“道法自然、生态句容”的设计理念,展示站房属地江南自然人文元素。

  既要与全线融为一体,又要展示一站一特色。句容站站房建设团队从优化设计做起,优化设计上百项,从源头上把控实施工程质量。他们深入当地公园、文化博物馆、道教圣地茅山、秦淮河源头,精选地域文化元素,在车站候车大厅、进出站厅、售票厅、检票口等旅客视觉焦点处所,运用书法、雕刻等装饰手法,嵌入市花“宝花玉兰”等当地文化元素,让人过目不忘,潜移默化接受当地文化熏陶。

  建精品工程,树百年丰碑。项目团队积极开展中小型客站深化优化课题研究,作响集团公司的“站房品牌”。

  从施工蓝图到项目落地,句容站的建设突破不只局限于速度,更大的亮点在于科学技术创新上的一次次突破。置县于西汉时期的句容,山水秀丽,人文荟萃。按照设计,句容站候车室以国内少有的三曲面吊顶体现当地的水文化,站房四角呈两种形态。面对多重叠加的施工难度,集团公司组织9名业务骨干,经过连续半个月反复试验,使三曲面吊顶难题迎刃而解。针对站房四角形态不一,正立面曲线、弧形线条较多的实际,他们通过BIM技术建模,绘制三维空间图,现场人员先网测,再加密测,精准确定700根龙骨和每块板材下料尺寸。站房建成后,每根龙骨缝与站房石材幕墙缝、地面砖缝全部对齐。

  句容站房总建筑面积14904平方米,站房屋顶采用焊接球钢网架,网架造型复杂新颖,总用钢量重达530吨,顶升高度为10.8米,区域网架面积为6142.5平方米,纵横向跨度大、材料构件多、自重大。

  为保障项目按期交付使用,建设团队通过与东南大学建筑专业团队紧密合作,优化实施工程的方案,深化BIM技术应用,将候车大厅网架工程由原来的高空散拼方案变更为整体顶升方案,并对网架施工全过程的内力和变形动态监控,确保项目最大的重难点工程顺利完成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为缩短工期、加快雨棚的施工进度,团队将原雨棚实施工程的方案优化为雨棚柱整体预埋方案,受到了建设、设计单位的肯定。为进一步推进建设进度,保障实施工程质量,项目团队还开创性地引进了人工智能,运用机器人进行石材铺贴,为站房按时开通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坚持站城融合,打造地标建筑。随着高速铁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铁路站房已慢慢的变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,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句容站房建设过程中,建设团队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,统一站房和地方广场设计风格,结合地方市政规划和发展需求,与地方政府共建共享,建设人畅其行、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枢纽,打造名副其实的城市新地标。

  开工以来,建设团队聚焦品质,敢于创新,认真贯彻国铁集团“畅通融合、绿色温馨、经济艺术、智能便捷”的建设理念,坚持“强化精品意识,打造精品工程”的建设要求,全力打造新时代的铁路客运站,其中,将雨棚檐口的铝板优化为钢板更是全国首例。

  建设服务运营,运营从建设开始。通过引进各类智能化生产设备、建立智慧管理平台等多种措施,提升实施工程质量。在句容站3万平方米石材铺设施工中,项目团队及时划分站房候车厅、城市通廊及站台部分区域,运用两台机器人铺贴地面石材,作业效率较人工提高超过10倍。该项成果也获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“姑苏杯”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。

  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,与京沪高铁、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通道。项目开通运营后,对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上海、南京的时空距离,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,促进江苏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
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